希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希夷的简介:
xī yí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4.指道家﹑道士。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4.指道家﹑道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原指道的本体无声无色。语本《老子》第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后用以指虚空玄妙。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2. 灵芝的别名。参见「灵芝」条。
《希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富含哲学意味的概念,主要源自道教。其中,“希”是指稀少、罕见的意思;“夷”,则有平易、平凡之意。合在一起,“希夷”常用来形容宇宙间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或状态,往往与玄妙、深邃等概念相关联,意指超越了普通人的认知范围,达到一种超然的寂静和空明。
详细解释
- 哲学层面:在道家思想中,“希夷”常用来描绘宇宙万物的本质状态,或是道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往往被描述为是一种超脱了世俗杂念的精神高度,是心灵净化后的自然归宿。
- 艺术与文学创作:“希夷”的意境也被广泛用于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中,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或心灵之静的向往。
造句
- 自古以来,追求“希夷”境界的人不计其数,他们希望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平和。
- 在这宁静的山谷里,我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希夷”,那是一种超越言语表达的存在之美。
- 画中所展现的山水景色,虽是自然之物,却让人领悟到了一种“希夷”之美,它超脱了形式上的限制,触动了人心最深处的情感。
- 希夷之境非一日可达,它需要我们放下世俗的杂念,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体会与感悟。
- 中国的道家文化里,“希夷”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的结果,更是一条指引人们心灵归宿的道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