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拍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拍子的简介:

dǎ/dá pāi zǐ
1.按照乐曲的节奏指挥演奏或演唱。2.依着乐曲击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击节,按节奏敲打。如:「他一面唱歌,一面打拍子。」

词语《打拍子》详解

定义: 打拍子是指在音乐演奏或歌唱中,通过用手或其他方式有节奏地击打来帮助维持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有时也用于描述一种节律性动作。

详细解释:

  1. 用途:
  2. 在乐队、合唱等集体表演中,打拍子可以帮助指挥或领唱者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的节奏。
  3. 在个人练习时,打拍子有助于掌握正确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尤其是在学习新曲目时。

  4. 工具与动作:

  5. 打拍子可以使用手指、手心、手掌等身体部位来完成。有时也会用到小鼓或其他打击乐器进行辅助。
  6. 动作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而变化,如轻快的华尔兹乐曲可能需要较快速度和灵活的手指动作;慢板则可能更注重手腕或手臂的移动。

  7. 应用领域:

  8. 音乐表演
  9. 舞蹈练习与演出
  10. 儿童音乐教育

  11. 文化意义:

  12. 在某些文化中,打拍子是一种社交行为,可以增加参与感和乐趣。
  13. 也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造句示例:

  1. 指挥家举起双手,示意乐队开始演奏,并用手指在空中划出一个个清晰的节拍。
  2. 在合唱团排练时,领唱者会打拍子来帮助大家统一节奏,确保每个声音都恰到好处地融入整体。
  3. 小明正在练习钢琴曲《月光奏鸣曲》,他不停地用手掌轻轻敲击桌面以维持稳定的节奏。
  4.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的节奏,她跟着音乐节拍轻轻地在腿上打起拍子来。
  5. 在舞蹈排练室里,老师要求所有学员根据音乐中的鼓点用脚打拍子,以便增强身体对节奏的感觉。

分词解释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pāi

1 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2 浪涛冲击:~岸。3 拍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4 乐曲的节奏:~节。5 摄影:~摄。~照。~片子。6 发出:~发。~电报。7 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