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的拼音、解释、组词
铜版的简介:
tóng bǎn
1.用铜铸成或用铜板刻成的印版。中国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曾用铜版印刷《九经》﹔十一世纪初﹐北宋更以铜版印纸币和仿单。 2.古代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叫"铜版印刷"。 3.照相﹑雕刻﹑电铸等铜版的总称。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
1.用铜铸成或用铜板刻成的印版。中国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曾用铜版印刷《九经》﹔十一世纪初﹐北宋更以铜版印纸币和仿单。 2.古代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叫"铜版印刷"。 3.照相﹑雕刻﹑电铸等铜版的总称。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铜制的印制版。今有照相、雕刻及电镀三种制作法。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及精致的印刷物。
1. 铜制的印刷版。今有照相、雕刻及电镀三种制作法。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及精致的印刷物。
关于“铜版”这个词语,它的含义和用法主要涉及到印刷工艺、艺术创作以及某些历史遗迹等方面。在不同的上下文中,“铜版”有着不同的具体意义。
1. 印刷技术中的术语
- 定义:铜版是一种用于雕刻或蚀刻的文字或图像的金属板,尤其是铜制的。它广泛应用于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中。
- 特点:通过在铜版上雕刻文字或绘制图案,再进行印制,可以获得高精度、高质量的印刷品。
2. 艺术创作
- 定义:艺术家们也会使用铜版来创作艺术作品。这种形式的艺术被称为版画或蚀刻版画。
- 特点:通过在铜板上用针或其他工具进行雕刻,或是直接利用化学腐蚀手段,在铜板表面形成图像,再印制出来。
3. 历史遗迹
- 定义:某些情况下,“铜版”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留下的重要记录或资料的金属版。
- 特点:这些文字或者图画被刻在金属板上以长久保存信息或故事。
示例造句:
- 为了出版这本精美的画册,他们特地用铜版进行了精细雕刻和印刷。
- 那位艺术家的作品中经常使用铜版技术来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 博物馆展出了一块古老的铜版,上面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 在制版印刷的发展历程中,铜版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 通过研究古籍上的铜版记录,我们得以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
以上就是关于“铜版”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使用该词的例句。
分词解释
铜
tóng
1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版
bǎn
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木~书。活字~。底~。修~。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排~。再~。~本。出~。~权。3 报纸的一面:头~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筑(筑土墙)。5 户籍:~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