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的拼音、解释、组词
鸟尽弓藏的简介: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飞鸟射尽之后,就将弓箭收藏起来。比喻事成之后,有功之人却遭到杀戮或疏远的命运。#语本《淮南子.说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2. #《淮南子.说林》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1>藏。 〔注解〕 (1) 强弩:劲度强硬的弓。〔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文子.上德》、《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
3.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世袭封为淮南王。他善于文辞,受汉武帝宠爱。武帝曾命他作一篇离骚赋,他仅花一个早上的时间就完成了,文思敏捷,可见一斑。刘安与门下食客、方士合著《淮南子》一书,内容多为道家思想,并融汇了先秦各家的学说,今日仅存内篇,余皆散佚。后来刘安因为谋反的计划泄露,自缢而死。《淮南子.说林》中提到「狡兔捕获了,就把猎犬烹煮来吃;高飞的鸟射尽了,就将弓箭收藏起来」,意思就是事情成功之后,有功之人已无利用价值,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因才能出众,受到猜忌,而遭到杀害或疏远。后来「鸟尽弓藏」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成之后,有功之人却遭到杀戮或疏远的命运。
1. 飞鸟射尽之后,就收起弓箭不用。比喻天下平定之后便遗弃功臣。语本《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例】古来多少开国之君都是事成之后,鸟尽弓藏,当人臣的人往往要心理有所准备啊!
1. 飞鸟射尽之后,就收起弓箭不用。语本《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天下平定之后便遗弃功臣。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鸟尽弓藏》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其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在成功之后被抛弃或陷害的情况。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原句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捕猎到所有的鸟类后将弓藏起来,当狡猾的兔子被完全消灭之后再杀死曾经帮助主人狩猎的猎狗。引申为指代在取得一定成就或完成任务后,成功者(或者有用的工具)反而被抛弃、排挤甚至陷害的情况。
造句如下:
- 他是个优秀的员工,在公司初创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公司发展到稳定阶段,管理层却开始找借口减少他的工作量。这就是典型的“鸟尽弓藏”现象。
- 老张在村里担任支书多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后,却被其他干部排挤出局,这让他想起了古代英雄的悲惨命运——“鸟尽弓藏”。
- 一个团队就像一张弓和箭一样紧密相连,但是一旦目标达成,有时反而会面临“鸟尽弓藏”的困境。
- 有些人成功之后往往会忘乎所以,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抛弃,这就是所谓的“鸟尽弓藏”,这种行为往往最终会适得其反。
-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鸟尽弓藏”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在企业快速扩张期间,某些功臣可能会被忽视或排挤,这既不道德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分词解释
niǎo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jìn,jǐn
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gōng
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4 弯曲:~身。5 姓。cáng,zàng
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