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蒙古族的简介:
měng gǔ zú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约480.2万人(1990年)。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肃等省区。善于赛马、射箭、摔跤等体育竞技。多以马头琴伴奏弹唱舞蹈。传统节日有那达慕大会。主要从事农牧业。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其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公元1271-1368年)。1947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又相继建立了自治州﹑联合自治州﹑自治县。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约480.2万人(1990年)。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肃等省区。善于赛马、射箭、摔跤等体育竞技。多以马头琴伴奏弹唱舞蹈。传统节日有那达慕大会。主要从事农牧业。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其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公元1271-1368年)。1947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又相继建立了自治州﹑联合自治州﹑自治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内蒙古、新疆、辽宁、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一带,少数散居在河北、河南、宁夏等地。操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蒙文,兼用汉文及汉语。过去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现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居民则半牧半农或从事农业。传统住屋为蒙古包。简称为「蒙族」。
《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民族之一。关于蒙古族的详细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
历史与文化: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蒙古帝国。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旧时为蒙古文,现代多使用汉文),以及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
传统节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那达慕大会等。这是展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个节日里会有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
-
服饰与饮食:蒙古族的服饰多以长袍为主,颜色鲜艳,图案丰富,既有美观性也有实用性。饮食上以肉食为主,如羊肉、牛肉,同时也会食用奶制品和面食类食品,代表性的传统食品有手扒肉、奶茶等。
-
现代发展与贡献:随着中国的发展,蒙古族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许多蒙古族同胞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贡献,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以下是五个使用“蒙古族”一词的句子:
- 今年那达慕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观众,其中不乏很多蒙古族同胞。
- 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在中国音乐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展现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著名电视连续剧之一。
- 研究显示,蒙古族人在某些遗传特征上与中国人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 蒙古族手工艺制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手工技艺著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不同的资料来源而有所差异。
分词解释
蒙
mēng,méng,měng
1 欺骗:~骗。~哄。~事。欺上~下。2 昏迷,眼发黑:~头转向。3 胡乱猜测:瞎~。
古
gǔ
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3 姓。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