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宫的拼音、解释、组词

蒿宫的简介:

hāo gōng
1.指周代以蒿为柱之宫。《大戴礼记.明堂》:"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蒿宫也,此天子之路寝也。"南朝宋谢庄《宋明堂歌.歌太祖文皇帝》:"蒿宫仰盖,日馆希旌。"唐王勃《九成宫颂》序:"其有斟酌千古,文明一代,蒿宫不陋,茨山可仰。"一说"蒿宫"即郊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蒿为柱子的宫室。周朝所特有。《大戴礼记.明堂》:「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蒿宫也。此天子之路寝也。」。《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为宫室,因名蒿宫。」

《蒿宫》这个词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根据提供的信息,这里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过,“蒿”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指一种草类植物,即“艾蒿”,而“宫”则通常指的是宫殿或住所。将两者结合来看,《蒿宫》一词可能是指用艾蒿等植物建造的简陋居所,或者是一种隐喻,指在荒郊野外、自然环境中生活的状态。下面是对这个词的一种解读以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 :一种草本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荒凉或凄清。
  • :这里可以理解为住所或者居所的意思。

结合以上信息,“蒿宫”可能比喻在自然环境中建造的简陋住所,或是形容某种隐居、遁世的生活状态。这种解释是基于对词语构成成分的理解,并非字面意义的直接翻译或定义。

造句

  1.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山林中的“蒿宫”常常象征着诗人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
  2. 尽管简陋,这个用艾蒿编织而成的小屋确是他的“蒿宫”,让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3. 他选择隐居于荒郊野外的“蒿宫”之中,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4. 这座荒废多年的“蒿宫”,见证了几代人的兴衰更迭。
  5. 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蒿宫”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繁忙的城市中寻找一片心灵的栖息地。

分词解释

hāo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 气蒸出的样子。3 消耗。

gōng

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室。~廷。~殿。~观(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禁。~苑。~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蟾~。3 庙宇的名称:雍和~。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文化~。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