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义忘恩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义忘恩的简介:

fù yì wàng ēn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忘恩负义」。见「忘恩负义」条。

2. 此处所列为「忘恩负义」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数月,京师吏民解弛,枹鼓数起,而冀州部中有大贼。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敞独笑曰:「吾身亡命为民,郡吏当就捕,今使者来,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装随使者诣公(书)〔车〕上(车)〔书〕曰:「臣前幸得备位1>列卿,待罪2>京兆3>,坐杀贼捕掾4>絮舜。舜本臣敞素5>所厚吏,数蒙恩贷6>,以臣有章劾7>当免,受记考事8>,便归卧家,谓臣『五日京兆9>』,背恩忘义,伤化薄俗。臣窃以舜无状10>,枉法11>以诛之。臣敞贼杀无辜,鞠狱故不直,虽伏明法,死无所恨。」天子引见敞,拜为冀州刺史。敞起亡命,复奉使典州。 〔注解〕 (1) 备位:自谦充数之词。 (2) 待罪:古代官吏常恐失职获罪,故以此为自谦之辞。 (3) 京兆:京兆尹。汉代辖治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与俸禄与郡守相当。后亦借指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 (4) 贼捕掾:主管捕治盗贼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属员的通称。 (5) 素:一向的。 (6) 恩贷:施恩授与。 (7) 章劾:弹劾。 (8) 受记考事:接受处分。 (9) 五日京兆:比喻任职的时间已不久了。见「五日京兆」。 (10) 无状:不肖、无礼。 (11) 枉法:破坏法律。

3. 此处所列为「忘恩负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忘恩负义」原作「背恩忘义」。指忘记别人给予的恩惠,违背道义,出自于《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根据记载,汉宣帝时,京师长安人口众多,龙蛇杂处,以致于治安不好。宣帝听闻张敞颇有才能,赏罚分明,嫉恶如仇,所以请他来担任「京兆尹」的职务,也就是京师的最高行政首长,几年下来使长安的治安改善许多。但后来他的好友杨恽因触怒宣帝被判死刑,与杨恽交好的人几乎全受牵连,被免去官职,只有张敞因为受到宣帝赏识,一直未受处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张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办案,絮舜心想张敞迟早会受到连累被免官,竟然不肯听命,还在上班时间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劝他不要这样,他居然说:「我已为张公尽了不少力,他现在只剩五日京兆可当了,为何还要帮他办事?」这些话传到张敞的耳朵里,立刻将絮舜逮捕入狱,并判他死刑。行刑后,絮舜的家属上告张敞审判不公,以小罪妄杀人命。一向欣赏张敞的宣帝将他从轻发落,免去官职,贬为庶人。几个月后,京师的治安又再度变坏,冀州也有盗贼为乱。宣帝想起张敞在任时的功绩,又派使者去接他进宫。张敞在前去的车上,写下自己对絮舜之事的看法,准备呈给皇帝看。说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却在他处境危险之时,怠忽职守,还说他是「五日京兆」,简直是「背恩忘义」,伤风败俗,罪无可逭。「背恩忘义」即是指背弃别人曾给予的恩惠,忘记道义。后来「忘恩负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报答,反而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情。

1.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与好处,反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情。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自来鱼雁无音信。」也作「忘恩负义」。

词语“负义忘恩”由两个部分组成:“负义”和“忘恩”,这两个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人不讲信用、忘记对他人的帮助或恩惠的行为特征。

解释:

  • 负义:意味着违背了应当承担的义务或者承诺,是一种失信的表现。在古代,“义”常常指的是朋友之间的契约或者是君子应该遵守的原则。
  • 忘恩:表示忘记了别人曾经给予的帮助或恩惠,对别人的帮助不加以感激或者回报。

合在一起,“负义忘恩”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不仅没有履行自己对他人的承诺(或者违反了应尽的义务),还忘记了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恩赐。这种行为在人际关系中被认为是极为恶劣的品质。

造句:

  1. 他只顾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对于当初在他落魄时伸出援手的朋友却置之不理,真可谓负义忘恩
  2. 在这次团队合作中,那个总是不担负责任,还经常抱怨别人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负义忘恩的角色。
  3. 虽然他过去对我帮助很大,但现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却选择袖手旁观,这种行为完全配得上负义忘恩四个字。
  4. 有些人一旦得到好处就忘了根本,甚至忘记感谢和回报,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负义忘恩之徒。
  5. 老板在公司面临困境时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对他置之不理,那才是真正的负义忘恩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wàng

1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ēn

1 好处,深厚的情谊:~爱。~赐。~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德。~典。~惠。~仇。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