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若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若的简介:
xià ruò
1.见"下箬"。
1.见"下箬"。
- AI解释
在中文中,“下若”并不是一个常用词组,从字面上看,可以拆解为“下”和“若”。但是,“下若”作为一个整体词汇,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含义或定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你可能的意图。
- “下”:作为单独的字,在这里主要表示方位,意为“在下面”或“往下”的意思。
- “若”:可以理解为“好像”,“如同”,也可以是姓氏的一部分(如唐代有“下若”这一人物)。
如果你是指将这两个字组合使用,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根据现有知识,“下若”通常不具备特定的含义,但我们可以基于上述拆分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应用。
五个造句
- 比喻用法:他的智慧好像深不可测,如同藏在地下的宝藏一般。
-
“他的智慧下若渊深。”
-
拟人化:春风轻拂树梢,仿佛下若之手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
“春风如下若之手,轻抚绿意复苏的田野。”
-
形容位置:在高大的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庙宇,显得尤为静谧庄重。
-
“古庙坐落在下若群峰之间,更显其宁静。”
-
姓氏用法(假设性):著名诗人“下若”先生的作品广受赞誉。
-
“下若先生的诗歌流传千古。”
-
形容品质:这件工艺品做工精细,仿佛是出自大师之手,下若无匹。
- “这件工艺精品,下若可与名家作品媲美。”
如果“下若”是指一个具体的词汇或者在某个语境中的特定用法,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我能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