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下平的简介:

shàng/shǎng xià píng
1.《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上﹑去﹑入各为一卷,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简称"上下平"。参阅清陈澧《切韵考》。

  • AI解释

《上下平》,这个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从你的提问来看,可能是对古汉语中“四声八病”的一种理解。在古代汉语的韵律学中,“上、去、入、平”是四种基本声调类别,其中,“平”指的是平声字。而“上、去、入”则分别对应着另一种分类方式。不过,“上下平”这个词汇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古籍出处和固定释义,在没有具体文献背景的情况下,很难给出确切解释。

古汉语中的声调划分

  • 平声:包括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在古代是较为平缓、稳定的音。
  • 上声:相当于现代的去声(三声),特点是发音由低到高,有时略带曲折。
  • 去声:指的是古汉语中有一种比现代汉语更加严厉、短促的升调,在某些地方方言中有保留。
  • 入声:是一种独特的短促音节类型,在很多方言中仍然存在,但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

造句

  1. 平仄相对,方显诗词之美。无论是上声还是去声,抑或是平声和入声,都各具特色。
  2. 在古代汉语的学习中,了解‘四声八病’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上下平’中的平声字就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3. 古诗文中的韵律之美,往往通过‘上、去、入、平’的巧妙运用得以体现。如‘平’字不仅指平声,更关乎整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4. 要想读准古诗词的音韵,理解并运用‘上下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朗诵《静夜思》时,‘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就是典型的平声字。
  5. 在撰写对联或诗篇时,通过正确使用‘上下平’,可以使作品更加和谐优美,如:上联为“风起云涌春意闹”,下联则可选用“雨落花开夏日长”。

这些句子旨在说明古汉语中关于声调的基本概念和它们的应用场景,以及在学习或创作古诗词时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表达效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