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利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利的简介:
shàng/shǎng lì
1.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上手曰上利。 2.古代堪舆家迷信之说,指安葬的好处所。
1.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上手曰上利。 2.古代堪舆家迷信之说,指安葬的好处所。
- AI解释
在古汉语中,“上利”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通常不是作为一个固定词组出现。它可能涉及到两个字的意义分别理解:
- 上:指方位中的上方、上面或等级上的高位。
- 利:有多种含义,包括有利的、容易的、财利等。
将“上利”结合起来看,“上利”的意思可能会引申为“在高位时获得的好处”或者“居于高处所享受的优势”,但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如果要从现代角度去理解并创造例句,我们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调整。
以下是五个性质不同的造句(考虑到上述解释的局限性):
- 经济方面:“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该公司在贸易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这真是个上利。”
- 历史背景:“三国时期的曹操以高明的战略布局,在战略要地获得了巨大的上利。”
- 个人发展:“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小王在职场中逐渐取得了不少的上利。”
- 自然现象:“山顶上的空气比山脚来得清新许多,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对健康来说确实是个上利。”
- 文化领域:“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与喜爱,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上利’的表现。”
请注意,“上利”一词并非标准古汉语或现代汉语中的固定词汇,以上造句为创意表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典用例。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利
lì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