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拖泥的拼音、解释、组词

带水拖泥的简介:

dài shuǐ tuō ní
①形容泥泞难行。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现多作“拖泥带水”。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拖泥带水」。见「拖泥带水」条。

2. 此处所列为「拖泥带水」之典源,提供参考。 ※#《景德传灯录.卷七.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一日随马祖行次,问:「如何是大涅槃?」祖云:「急。」师云:「急个什么?」祖云:「看水。」师与丹霞游山次,见水中鱼,以手指之。丹霞云:「天然!天然!」师至来日又问丹霞:「昨日意作么生?」丹霞乃放身作卧势,师云:「苍天。」又与丹霞行至麻谷山,师云:「某甲向这里住也。」丹霞云:「住即且从,还有那个也无。」师云:「珍重。」有僧问云:「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乃起立,以杖绕身一转,翘一足,云:「会么?」僧无对,师打之。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默然。其僧又问石霜:「此意如何?」石霜云:「主人勤拳带累,阇黎1>拖泥带水。」耽源问:「十二面观音是凡?是圣?」师云:「是圣。」耽源乃打师一掴。师云:「知汝不到这个境界。」 〔注解〕 (1) 阇黎:即阿阇黎,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纠正弟子行为,并为其模范的人。「阿阇黎」为梵语&a01.gif;c&a01.gif;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师。〔参考资料〕另可参考:《五灯会元.卷三.麻谷宝彻禅师》

3. 此处所列为「拖泥带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拖泥带水」原本的意思是身上被泥、水沾污,不利行动。可用于比喻纠缠牵扯。此义可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七.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中记载的一段对答:僧人问宝彻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没有回答。僧人只好去问石霜禅师,结果石霜禅师回答:「主人勤拳带累,阇黎拖泥带水。」这里「拖泥带水」是纠缠牵扯,因而无法直探禅的本源之意。另外在《五灯会元.卷三.麻谷宝彻禅师》,也可见到「主人擎拳带累,阇黎拖泥涉水」这两句话,只是用字有些不同,其实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这个语义只见于此。后来「拖泥带水」这句成语,则多用来比喻言辞或行为不干脆。

1. 形容做事不干脆俐落,或说话、写文章不够简洁。参见「拖泥带水」条。《五灯会元.卷二○.西禅文琏禅师》:「一向恁么来,未免灰头土面,带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为马。」

词语“带水拖泥”是一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原文是“水来土掩,兵到城开。带水拖泥,一发连三。”在这里,“带水拖泥”并不是字面意思的直接描述,而是用来形容行动或者事情进行得非常艰难、不顺利,如同在水中拖着泥巴行走一般。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带水拖泥”可以理解为表示一种困难重重的状态,在做事或解决问题时遇到诸多障碍和挑战。虽然没有严格的成语典故来解释它的意义,但这种用法较为常见于口语表达中。

以下是五个使用“带水拖泥”的造句:

  1.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的野外探险活动简直就是在进行一场带水拖泥的任务。
  2. 老王在装修新房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简直就是带水拖泥一样困难重重。
  3. 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开展工作确实如同带水拖泥一般艰难。
  4. 小李这次考试复习准备得不充分,导致成绩下滑,真是带水拖泥
  5. 项目进度缓慢、管理混乱的问题,让公司的运营变得像带水拖泥一样艰难。

请注意,“带水拖泥”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且主要是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tuō

1 牵引,拉,拽:~车。~船。~累(lěi )。~儿带女。2 耷拉着:~着辫子。3 延长时间:~延。~欠。~债。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