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烂朝报的拼音、解释、组词

断烂朝报的简介:

duàn làn cháo bào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断烂,残缺陈腐。朝报,朝廷的公报,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章奏之类。王安石戏称春秋经只有简略要闻而缺乏事情的原委本末,如同断烂朝报。见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后指陈腐杂乱,缺少价值的记载。元.王恽.编年纪事序:若笔之无所用,则上下数千载事绩,特断烂朝报耳。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历史.东华录:阅东华录,此书绝无触碍,而所记大事,往往不具首尾,错杂漏缺,全无体裁,真断烂朝报也。

1. 断烂,残缺陈腐。朝报,朝廷的公报,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章奏之类。王安石戏称《春秋经》只有简略要闻而缺乏事情的原委本末,如同断烂朝报。见《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后指陈腐杂乱,缺少价值的记载。元.王恽〈编年纪事序〉:「若笔之无所用,则上下数千载事绩,特断烂朝报耳。」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历史.东华录》:「阅东华录,此书绝无触碍,而所记大事,往往不具首尾,错杂漏缺,全无体裁,真断烂朝报也。」

断烂朝报》出自宋代范祖禹所著《东坡和陶诗序》,原文是“断烂朝报”,意指治理国家时,因政务繁忙或疏忽大意,使得一些重要文件或决策出现疏漏或者错误。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由于忽视细节、不认真处理事务而导致的混乱局面。

详细解释

  • :断续、残缺。
  • :腐朽、破败。
  • 朝报:古代指朝廷每日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政令,记录政务活动和重要消息的日刊。

成语《断烂朝报》主要用来形容官僚机构中因官员懈怠、疏忽或治理不善导致政策制定粗糙、执行不力的情况。它反映了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或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

造句

  1. 自从领导层开始放任自流后,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少《断烂朝报》的现象。
  2. 政府部门如果不认真对待每一项政策,就会陷入《断烂朝报》的局面。
  3. 虽然改革措施已经提出,但如果执行过程中出现《断烂朝报》,那么效果将大打折扣。
  4. 企业领导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工作中出现《断烂朝报》,确保决策的质量和执行力。
  5. 在日常管理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断烂朝报》是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分词解释

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làn

1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糊。煮~。2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熟。3 东西腐坏:腐~。4 灼伤:焦头~额。5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下去。6 破碎:破~。~纸。7 头绪杂乱:~摊子。8 明,有光彩:~银枪。~漫。

zhāo,cháo

1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今~。明~。

bào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