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上的简介:
tài shàng/shǎng
①太古:悠悠太上,人之厥初。②最上: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③指皇帝: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于太上,不可得也。④指太上皇:周军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将逊于陈。
①太古:悠悠太上,人之厥初。②最上: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③指皇帝: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于太上,不可得也。④指太上皇:周军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将逊于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最上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2. 远古、上古。指三皇五帝之世。汉.扬雄《法言.问道》:「太上无法而治,法非所以为治。」《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
3. 居上位的君主。指帝王。《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
4. 太上皇的简称。参见「太上皇」条。《宋史.一一○.礼志十三》:「帝诣德寿宫恭请太上、太后至延祥观烧香。」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干淳奉亲》:「俟太上升殿,皇帝起居拜舞如仪。」
5. 道教称至上至高的神。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品格》:「右是太上之道,行此真道,得为太上之真。」
《太上》这个词通常并不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汇来使用,而是作为“太上老君”或“太上”的一部分。在道教文化中,“太上”是一个尊称,表示非常崇高的地位或者超凡脱俗的状态。“太上老君”,即老子(又称李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道教传统中被尊为“道祖”。所以,“太上”通常用来形容或指代这种神圣的地位、角色或是状态。
详细解释:
- 地位崇高:在道教文化中,"太上"用以表达对某些超自然人物或神灵的最高敬意。
- 德行高尚:“太上”也常被用来形容品德和智慧极高的人。
- 超越世俗:它还象征着超越尘世俗念的精神境界。
造句:
- 在道教中,"太上老君"被视为道德和知识的最高体现者,他的教诲值得所有信徒深深敬仰。
- 太上的智慧是无尽的,他的话语能指引人们走向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作为领导者,应有太上的精神,即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无私奉献的态度。
- 求道之人应当效仿太上之行为,不为物质所累,专注于内在修为与心灵净化。
- 太上的教诲在道教经典《道德经》中有大量的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句子展示了“太上”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核心精神。
分词解释
太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