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的拼音、解释、组词
振振的简介:
zhèn zhèn
1.众多貌;盛貌。 2.信实仁厚貌。 3.群飞貌。 4.骄矜貌。 5.战栗。
1.众多貌;盛貌。 2.信实仁厚貌。 3.群飞貌。 4.骄矜貌。 5.战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鸟群飞的样子。《诗经.鲁颂.有駜》:「振振鹭,鹭于下。」
2. 仁厚的样子。《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振振薛公,惟德之造。」
3. 美盛的样子。《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取虢之旗。」
《振振有词》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理直气壮,理由似乎很充分的样子。这个词语中的“振振”意为态度坚定、理由充足的状态。
成语详解:
- 出处: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国语·晋语八》。
- 解释:“振振有词”的意思是指说话时尽管没有确凿的事实依据,但自以为理直气壮,言辞有力地进行反驳或论证。它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虽然事实并不支持他们的观点,但是却自信满满、口若悬河地进行争辩的人。
- 感情色彩:贬义词。
例句:
- 小明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振振有词,试图用一些荒诞的理由来搪塞过去。
- 王老板振振有词地解释着自己没有按时支付货款的原因,但实际上却只是找了一些借口而已。
- 面对事实的挑战,他依然振振有词,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 老板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迟到的行为辩护,但员工们显然并不买账。
- 小李在会议上振振有词地提出新的方案,尽管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他的自信心赢得了同事们的注意。
以上就是对“振振有词”这一成语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振
zhèn
1 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2 奋起,兴起:~奋。~作。~兴(xīng )。~~有辞。3 古同“赈”,救济。4 古同“震”,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