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颈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颈的简介:

yǐn jǐng/gěng
1.伸长颈项。 2.指被杀。 3.思慕貌;期待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伸长脖子。《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樊城被困,引颈望救,不如令人将书射入樊城,以宽军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其人不听,以剑加我颈,逼要从他,我引颈受之,曰:『要死便死,吾志不可夺!』」

引颈》这个词语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形容动物伸长脖子的动作,尤其是禽鸟等待被宰杀时的动作。字面含义上可以理解为“伸长脖子”,通常带有某种特定情境或情绪色彩。

详细解释:

  • :拉、牵。
  • :脖子,在这里指头颈部分。

在不同的语境中,“引颈”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状态,比如:

  1. 动物被宰杀前的准备动作。如“大雁引颈待宰”形象地描述了大雁伸长脖子,等待捕猎者的场景。
  2. 期待、期盼的状态。有时也可比喻某人或某物处在某种紧张、期待的状态中。

造句:

  1. 秋天来了,天空中一只只大雁开始南飞,它们有的引颈高歌,好像在告别北方的秋天;有的则显得格外沉静。
  2. 那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总是不断地引颈向外张望,似乎在等待着被放生的一刻。
  3. 在那个故事里,小兔引颈听主人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4. 每当秋风吹过,群雁就会开始南迁,它们或引颈歌唱,或展翅飞翔,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5. 狡猾的狐狸引颈窥视着四周,在确定没有危险后,它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jǐng,gěng

1 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亦称“脖子”),亦指事物像颈的部分:~项。头~。~联(指律诗的第三联,即第五、六两句)。长~鹿。曲~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