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的拼音、解释、组词

骨碎补的简介:

gǔ/gū suì bǔ
1.多年生蕨类植物。羽状复叶,小叶三角形和卵圆形,根茎细长,肉质,多长在树干或岩石上。根茎入药,治骨折﹑创伤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骨碎补科骨碎补属,落叶性多年生草本,多岩生或著生。根茎匍匐、肥厚,淡褐色至暗褐色,密布线状披针形鳞片。叶三角形至五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群近叶缘,位小脉顶端,孢膜管状。根茎入药。

《骨碎补》是一种中药,其学名为犬牙堕胎革,是狗脊科植物贯众属的一种植物——贯众(Cibotium barometz Link)的干燥根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它具有活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等病症。

详细解释

  • 性味归经:药性甘、温;入肝、肾二经。
  • 功能主治:骨碎补能活血化瘀、强筋骨。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难愈等症状,常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 用法用量:内服常用量为15~30克;外用适量。

造句

  1. 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剂含有骨碎补的药方,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2. 中医馆里,医生正在教小徒弟辨认如何区分各种药材,其中就包括治疗骨折常用的药物——骨碎补。
  3. 老中医说,对于一些轻微的骨折患者来说,配合使用一些如骨碎补这样的中药可以加快恢复速度。
  4. 骨折后一个月,他感到身体有了明显好转,多亏了医生建议服用骨碎补和其它传统药材。
  5. 在这次户外活动中,小明不慎摔倒导致大腿骨折,好在他及时得到了治疗,并服用了含有骨碎补的中药,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前,请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分词解释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suì

1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裂。粉~。粉身~骨。2 零星,不完整:~屑。琐~。~琼。支离破~。3 说话唠叨:嘴~。闲言~语。

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葺。亡羊~牢。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充。贴~。~习。滋~。3 益处:不无小~。于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