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黄甲的简介:
huáng jiǎ
1.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因用黄纸书写,故名。 2.指进士及第者。 3.一种大蟹。
1.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因用黄纸书写,故名。 2.指进士及第者。 3.一种大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科举甲科进士及第的名册以黄纸书写,称为「黄甲」。《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朝谢后拜黄甲,其仪设褥于堂上,东西相向,皆再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苦志一生,得登黄甲,死亦无恨。」
《黄甲》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和使用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里主要解释的是“黄甲”这个词在传统文人文化中的具体意义以及提供几个例句。
1. 在科举考试中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黄甲”是指由皇帝亲自钦点的进士榜眼、探花,即获得最高荣誉的考生。其中,“榜眼”为第二名,“探花”为第三名。通常来说,在古代科举中,获此殊荣者不仅是文坛上的佼佼者,也是社会地位极高的官员。
2. 其他含义
除了上述含义外,在一些现代语境或文学创作中,“黄甲”有时也被用来形容某人的身份、地位或是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比如在现代诗文中,它可能被用作一种比喻,代表某种成就或者荣誉的象征。
例句:
- 自从那年黄甲传佳讯,他便成了乡里的名人。
- 榜上无名又如何?当年多少黄甲如今都归于尘土。
- 端详着这张旧画像,上面的老人仿佛就是当年中了黄甲的状元。
- 无论时代变迁,黄甲始终是那些渴望功成名就之士心中最亮的星。
- 在文学创作中,“黄甲”常被用作象征性描述,比如“他终于获得了那份黄甲般的荣耀”。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黄甲》这个词。如果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黄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
甲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