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关的拼音、解释、组词

钞关的简介:

chāo guān
1.明清两代收取关税之所。因以钞纳税﹐故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按载货的数量和路途远近,令舟船缴纳货税的地方。《金瓶梅》第八一回:「你到家,好歹讨老爹一封书来,下与钞关钱老爹,少纳税银,先放船行。」《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不日来到扬州,在钞关住了一日,要换江船回南京。」

钞关》,这个词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和经济体系中具有特定的意义,通常用来指代征收赋税、关税的地方或机构。具体来说,在明清两朝以及更早时期,钞关是指专门负责对过往的商船、货物进行征税的关口。这些关口往往设立在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上,如长江上的各个渡口、运河交汇处等。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中国古代商业活动频繁,尤其是跨区域的商品流通,使得对贸易物品征收税款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 功能与作用钞关的主要职责是对通过的商船和货物征税。征收方式多样,包括重量税、数量税以及特定商品的特别税等。这一机制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同时也是中央或地方政权加强对经济活动监管的一种手段。

造句

  1. 明代中叶以后,长江沿岸设立了多个重要的钞关,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2. 这条船经过了几次钞关的检查才顺利抵达目的地。
  3. 钞关是明清时期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国家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4. 为了逃避税务,一些商贾往往会选择走偏僻的道路或改变航行路线以避开钞关
  5. 清朝初期,政府加强了对漕运的管理,在运河上设立了多座钞关以确保粮食运输的安全与顺畅。

分词解释

chāo

1 同“ 抄 ”。2 纸币:~票。现~。兑换外~。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