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质的简介:

tǔ zhì
1.土壤的性质。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土地的性质。【例】这块地的土质很好,种在这里的果树不用施肥就可结实累累。

1. 土地的性质。如:「这块地的土质不错,值得考虑种植高经济果树。」也作「土性」。

土质》的详细解释

土质”这个词在汉语中主要指的是土壤的性质,它包括了土壤的颜色、质地(如黏性、沙性等)、肥力以及结构等多个方面。从农业学角度来看,“土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的质量和产量;而在地质学中,则更多涉及土壤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土质”一般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1. 黏土:质地细腻,容易成团,通常含水量高。 2. 沙土:颗粒较大、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但保水能力弱。 3. 壤土:介于砂性和粘质之间,既有一定的粘性又保持了一定的透气透水性,较为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

造句

  1. 这块地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因为它的黏性强且排水良好。
  2. 沙漠地区由于土壤中沙粒过多,土质贫瘠,导致植物难以扎根。
  3. 经过改良后的这片土地土质变得肥沃了,农作物产量大大增加。
  4. 种植园主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土质进行耕种。
  5. 土壤学家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改善这里的土质以提高粮食产量。

以上就是对“土质”这一词汇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zhì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2 朴素,单纯:~朴。~直。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4 抵押或抵押品:人~。5 同“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