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券的拼音、解释、组词

库券的简介:

kù quàn/xuàn
国库券的简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库券的简称。参见「国库券」条。

《库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历史金融凭证的概念。库券最早起源于清末民初,是旧中国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形式,通常由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发行,作为筹集资金、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方式。其名称来源于这些债券通过国家的仓库进行保管和流通。

详细解释

  • 性质:库券是一种金融工具,类似于债券但具有更强的地方色彩。
  • 用途:主要用于地方性的经济建设或者公共事业开支等。
  • 特点:库券通常期限较短(如一年或两年),票面利率较低,且流动性较差。

造句

  1. “由于当时资金短缺,政府发行了大量库券来筹集资金。”
  2. “这笔贷款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库券进行担保的,因此风险相对较小。”
  3. “在那个年代,许多商家和私人投资者都投资于地方性的库券以获取稳定的收益。”
  4. “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库券的身影了,但其作为历史金融工具的意义仍然不容忽视。”
  5. “考古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份保存完好的清代库券样本,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由于《库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上述内容是基于其历史含义和相关背景进行的解释及造句。

分词解释

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国~。~存。2 姓。

quàn,xuàn

1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国库~。入场~。证~。稳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