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倕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倕的简介:
gōng chuí
1.倕,古巧匠名。相传尧时被召,主理百工,故称工倕。
1.倕,古巧匠名。相传尧时被召,主理百工,故称工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相传是尧时的巧匠。见《庄子.胠箧》。也作「工垂」。
《工倕》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要具体结合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来理解。在古代典籍中,“工倕”常常用来指代一位传说中的巧匠,据说他技艺高超,甚至与神话故事相关联。
根据古代的文献记载,《庄子·天地》篇中有提到“工倕”,相传工倕是黄帝时期的一位杰出工匠,以其卓越的手艺和设计闻名。《淮南子·主术训》也有类似记载,并认为其技艺之精湛,达到了几乎超自然的程度。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工倕”这个词的含义及其用法,我们可以构建以下五个造句:
-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工倕被誉为最优秀的工匠,他的手艺无与伦比。
- 《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工倕如何设计并制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展示了他对工艺的极致追求。
- 尽管历史上没有确切记录工倕的真实存在,但这个名称成为了卓越技艺和精湛手工艺的象征。
- 在文学创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借用了“工倕”的形象来描绘那些技艺超群的人物或工匠。
- 对于那些热衷于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来说,“工倕”不仅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更是激励他们不断精进的动力来源。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工倕”这一词并不是常用词汇,它更多的是在古代文化、历史故事以及文学创作中出现。
分词解释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