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薪止沸的拼音、解释、组词
抽薪止沸的简介:
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釜底抽薪」。见「釜底抽薪」条。
2. 此处所列为「釜底抽薪」之典源,提供参考。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1>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夫以汤2>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 (2) 汤:热水、开水。〔参考资料〕 《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3. 此处所列为「釜底抽薪」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完成的集体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有汉高诱注。其内容综合九流百家,畅论天地人物,多主儒术,而参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赅,颇有功于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称为《吕览》。在〈季春纪.尽数〉中提到,如果把沸腾的开水舀出来,再倒回锅中,想要使其不再沸腾,这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把锅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没了热源,开水自然也就不会沸腾了。后来「釜底抽薪」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比喻从源头断绝。
1. 抽出灶下柴火,使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消除患祸。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词语详解
抽薪止沸
- 释义: “抽薪止沸”是一个成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是表面地处理问题。这里的“薪”是指柴火,“沸”是沸腾的意思。
- 出处: 源自《太平御览》卷八九五引《魏略》:“方将济河而遇暴雨,水涌,欲没船。客曰:‘宜抽其薪以止沸。’”
- 用法: 用于描述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本上解决根源问题,而不是表面应付。
- 近义词: 根治、釜底抽薪
- 反义词: 扬汤止沸
造句
-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而应该从根源上找出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要想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必须抽薪止沸,彻底清理掉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业务,才能使公司焕然一新。
- 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抽薪止沸,调整产业结构和政策方向,而不是仅靠短期刺激措施。
- 这次项目的失败表面上看是因为计划不周全,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项目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抽薪止沸,彻底改革项目管理体系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治理环境污染时,不能仅仅采取临时性的措施来应付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抽薪止沸”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词解释
chōu
1 把中间的取出:把信~出。2 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签。~调(diào)。~查。~头。~薪止沸。3 吸:~烟。~水。~泣。~咽。4 概括:~象。~演。5 减缩:~缩。6 引出,长出:~青。~芽。~穗。~纱。7 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用鞭子~。8 痉挛:~搐。~风。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fèi
1 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点。~水。~涌。~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人声鼎~。2 波涌的样子:~郁(a.翻涌的样子;b.愤懑不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