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凤攀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凤攀龙的简介:
附:依附;攀:攀援。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攀龙附凤」。见「攀龙附凤」条。
2. 此处所列为「攀龙附凤」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扬雄《法言.渊骞》或问:「渊、骞1>之徒恶2>乎在?」曰:「寝3>。」或曰:「渊、骞曷不寝?」曰:「攀龙鳞,附凤翼4>,巽以扬之5>,勃勃6>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 〔注解〕 (1) 渊、骞:渊指颜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骞指闵子骞(西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友闻,和颜渊以德行并称。 (2) 恶:音ㄨ,同「乌」。如何、怎么,表示反问的语气。 (3) 寝:藏也,湮没不彰。 (4) 攀龙鳞,附凤翼:比喻攀附孔子之道。 (5) 巽以扬之: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巽,音ㄒㄩㄣˋ,易经八卦之一,基本卦象为风,此处指风。 (6) 勃勃:轻迅的样子。
3. 此处所列为「攀龙附凤」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汉代扬雄《法言.渊骞》中对颜渊、闵子骞评论道:孔子的再传弟子,现在多已不为人知,那为何颜渊、闵子骞却不然呢?因为他们依附著孔子,有如「攀龙鳞,附凤翼」,乘风而上,勃勃升腾,其他人都无法跟上。因为得到孔子的盛名之助而让世人能够认识他们,不至于湮没无闻。后来「攀龙附凤」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攀龙鳞,附凤翼」演变而出,本比喻依仗有声望的人,后多用来比喻巴结权贵,以求晋升。
1. 依附主以建立功业。《周书.卷一六.赵贵等传.史臣曰》:「并以宏材远略,附凤攀龙,绩著元勋,位居上衮。」也作「攀龙附凤」。
2. 趋附权贵,以求进升。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有人来问宗和祖,附凤攀龙是故交。」也作「攀龙附凤」。
词语解释
“附凤攀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这里的“附凤攀龙”并非直接出现在诗句中,但从其意义和所表达的精神来看,“附凤攀龙”的意思是指依附凤凰、攀上苍龙,比喻结交有权势的人或寻求高位显贵的机会。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人为了追求名利地位而结交权贵。
造句
- 小明为了尽快升职加薪,不惜花费重金请客送礼,真是个典型的附凤攀龙之人。
- 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在短期内见效,但长期来看却会失去个人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因此不建议效仿附凤攀龙的做法。
- 在商界中,有些人总是渴望附凤攀龙,以达到更高的商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
- 附凤攀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和关系网的建立来实现。
- 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追求成功,而不是一味地附凤攀龙。
分词解释
fù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pān
1 抓住东西向上爬:~登。~高。~越。~桂(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折(zhé)。~附。~援。2 拉扯,拉拢,结交:~交。~扯。~谈。~亲。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