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表的拼音、解释、组词

谢表的简介:

xiè biǎo
1.旧时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臣子感谢君主的奏章。《东观汉记.卷六.和熹邓皇后传》:「后逊位,手书谢表,深陈德薄,不足以奉宗庙,充小君之位。」

《谢表》,是指臣子向君主表达感谢、敬意或陈述请求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的正式公文中。这种文书通常用于表示对皇帝恩赐的接受、对某种表彰的感激、或是为了申请某些权利或特权而进行的书面报告。

详细解释

  • 用途:谢表是古代中国政务活动中的一种特定文体,常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感谢之意或者请求某些事项时使用。这种文书体现了古代文官文化中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和尊卑等级观念。

  • 形式特点:谢表通常具有格式化的特点,开头会先称颂君主的美德与功业,随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或特定诉求,最后可能包含对未来的期望或祝愿。

造句

  1. 在唐太宗平定突厥之后,李靖上书《谢表》,感谢天子赐予他重任,并承诺将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2. 汉武帝在征服南越后,派遣大臣赵充国书写《谢表》给皇帝,表示愿以余生继续效忠朝廷。
  3.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赐予刘伯温大封官爵,刘伯温随即起草了一份深情的《谢表》,表达了对恩主深厚感激之情。
  4. 清朝康熙年间,纪晓岚为平定三藩之乱有功,在凯旋后呈上一份庄重肃穆的《谢表》以表达忠诚与感恩之心。
  5.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收到一批农民捐赠给国家的耕牛时,特地请人撰写了一份简朴诚挚的《谢表》,表达了对人民的感谢之情。

以上句子展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谢表》作为文体的使用情境和目的。

分词解释

xiè

1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2 认错,道歉:~过。~罪。3 推辞:~绝。闭门~客。4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5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6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7 同“ 榭 ”,建在台上的房屋。8 姓。

biǎo

1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2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7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9 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11 树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