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巴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脸巴子的简介:
liǎn bā zǐ
1.面颊。
1.面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脸。《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左边一擦,右边一偎,都偎擦两个姑娘的脸巴子上。」
词语“脸巴子”在现代口语中是一种非正式、俚语化的表达方式,主要用来形容人的脸部或面部。通常用于比较轻松或者亲密的场合,带有幽默或调侃的意味。
详细解释:
- 发音:脸巴子(liǎn bāzi)
- 词源:“脸”指人面部,“巴子”在某些方言中是“部位”的意思。
- 用法:多用于口语中形容人的脸部特征或表情,有时带有戏谑之意。
造句:
- 小明最近脸上长了几个小痘痘,他笑嘻嘻地说:“看我这脸巴子,真是青春痘的‘代言人’。”
- 妹妹学妈妈的样子,把手指放在脸颊两侧,做了一个可爱的“脸巴子”造型。
- “别生气嘛!你这脸巴子皱得跟核桃一样,多不美观!”张阿姨笑着劝慰着。
- 他们两个一见面就互相打趣,“你的脸巴子是不是被太阳晒过了?这么红!”
- 小李总是喜欢在公共场合做出各种搞笑的表情,每次都是“脸巴子”大变脸。
请注意,在正式或者书面语中使用此类俚语可能会被认为不礼貌或不够得体。此外,“脸巴子”这个词语的地域性较强,可能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会常用到它。
分词解释
脸
liǎn
1 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颊。~孔。~形(亦作“脸型”)。~色。~谱。2 物体的前部:鞋~儿。门~儿。3 体面,面子,颜面:~面。~皮。~软。丢~。赏~。
巴
bā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