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剂的拼音、解释、组词

膏剂的简介:

gāo/gào jì
中医指内服的膏状药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中药一种内服剂型。系指中药材加水煎熬,滤渣,加入冰糖、蜂蜜等,熬得的稠厚膏状物。如茯苓膏、枇杷膏。

《膏剂》,中药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将药材经水煎、浓缩等过程提取有效成分后加入适宜基质而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这种药剂可以直接涂抹或敷贴在皮肤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膏剂根据其基质不同可以分为油膏(如黄连膏)、黑膏药等多种类型。

详细解释

  • 组成:主要由药物和基质两部分构成。
  • 作用方式:直接外用于患处,利用药物的渗透性或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某些疾病(如疮疡、风湿等)具有显著疗效。
  • 制备过程:包括原料选择与处理、提取有效成分、加入基质混合均匀等多个步骤。

造句

  1. 医生开的黄连膏对我的湿疹有很好的效果,每次涂抹后都能缓解瘙痒感。
  2. 我用了几个月的三七粉制成的膏剂来治疗关节疼痛,现在好多了。
  3. 每天晚上,我都会涂上一层面膜似的膏剂在脸上进行护理。
  4. 老中医给我配制了一种中药黑膏药贴在背部,据说对腰背酸痛有帮助。
  5. 妹妹最近买的保湿面膜,用了之后觉得皮肤很滋润,她说是用的类似于膏剂的形式制作的。

分词解释

gāo,gào

1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2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1 配合而成的药:~型。~量(liáng)。药~。清凉~。2 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亦称“服(fù)”、“付”:一~药。3 做馒头或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