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扑搭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扑搭的简介:

hú pū dā
1.亦作"胡铺搭"。 2.信口乱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无理的纠缠。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我若出公门,小民把我胡扑搭,莫不是这老子卖弄这势剑铜铡。」

在现代汉语中,“胡扑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或者俚语,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含义。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并没有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或其他权威辞书中收录这个词语。因此,我将尝试基于一些假设的情况来推测它的含义和用法。

可能的含义

  1. 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状态不稳、松散:如“这件衣服做得胡扑搭的,穿上去不好看。”
  2. 表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如“家里打扫了半天还是胡扑搭的。”

不过,具体含义还需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造句

  1. 这座古建筑虽然年代久远,但因为维护得当,并没有显得破败不堪,反倒是整体结构依然稳固,让人感到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2. 我家厨房收拾得乱七八糟的,每次找东西都得翻箱倒柜半天,简直是胡扑搭一片。
  3. 刚刚下过雨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积水,加上地面积尘,走在上面脚底感觉特别滑,整个人站得胡扑搭的。
  4. 小明今天穿的衣服颜色搭配得非常不协调,看起来就像他的心情一样,整个人都显得很胡扑搭
  5. 这次聚会虽然准备了很久,但还是因为沟通不够顺畅而导致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整个过程可谓是胡扑搭的一团糟。

请注意,上述解释是基于对“胡扑搭”的推测性理解,并非其标准定义。在使用这些词语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和文化背景,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确认。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1 支;架设;用棍棒等东西交接捆扎起来:~建。~盖。~制。~桥。~救。~架子。2 共同抬:把桌子~起来。3 交接,配合:~配。~伙。~档。~售。~伴。~帮。~腔。~话。~界。~讪。4 乘车船等:~车。~船。~客。~载。5 方言,指处、地方: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