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品官的简介:

pǐn guān
1.唐代称宦官为"品官"。 2.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古代的官制。为一品到九品官的总称。

2. 有品秩的官吏。《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五》:「其坊郭等第户及未成丁、单丁、女户、寺观、品官之家,旧无色役而出钱者,名助役钱。」

3. 唐代宦官的名称。《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鱼朝恩传》:「鱼朝恩,天宝末以宦者入内侍省,初为品官,给事黄门。」

《品官》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较为常见的,指的是按照等级划分的官员。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品”通常用来表示官员的地位和级别,而“官”则是指具体担任的职务或职位。例如,在清朝时期,《大清会典》中将官员分为九品,从一品到九品各有不同的职责与待遇。

下面提供5个使用《品官》这个词的造句:

  1. 古代文人志士追求的往往是高官厚禄,所谓“位极人臣”,即达到最高级别的品官。
  2.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层层选拔晋升为高级品官,是许多读书人的毕生梦想。
  3. 按照古代官制规定,不同品级的官员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比如品官可以享受特殊的交通出行权利。
  4. 历史上的名臣廉吏,他们即便在位时身为高品之官,却能做到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
  5. 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往往会对不同品级的官员进行描绘与评论,通过他们的形象展现当时的官场生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品官”这个词汇使用较少,通常我们更多会直接用“官员”来表示担任某一职务的人。在古文中提到官员的级别时,则常会见到诸如“一品”、“二品”等具体的表述方式。

分词解释

pǐn

1 物件:物~。产~。赠~。战利~。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3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箫。6 姓。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