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幼学的简介:

yòu xué
1.《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2.称初入学的学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幼时的学业。宋.陆游〈杨夫人墓志铭〉:「二子未从外塾,而于幼学之事,各已通贯精习,卓然为奇童矣。」

2. 书名。《幼学琼林》的简称。参见「幼学琼林」条。

《幼学》,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儿童早期教育或启蒙阶段的学习内容。在古代中国,有专门记载儿童初入学时所读内容和知识的书籍,统称为“幼学”之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这些书籍不仅包含了基础的知识学习,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它们通过简短易记的文字、生动的故事或名言警句的形式,引导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并逐步培养良好的品行与习惯。在现代语境中,“幼学”一词更多地被用来泛指幼儿及青少年时期的教育阶段。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的例子:

  1. 从《幼学》开始,《三字经》是很多孩子的启蒙读物。
  2. 母亲为孩子挑选了一套《幼学》读本作为生日礼物。
  3. 在中国古代,幼年时的教育被称作“幼学”,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4. 现代社会对儿童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符合了“幼学”精神的核心理念。
  5. 教育工作者们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古代优秀的《幼学》文化。

分词解释

yòu

1 年纪小,初出生的:~儿。~虫。~苗。~年。2 小孩儿:~教(jiào )。~师。扶老携~。3 对儿童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