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椠怀铅的拼音、解释、组词

握椠怀铅的简介:

wò qiàn huái qiān
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拿著书写的书版,带著写字的铅条。比喻勤于写作。唐˙史承节˙郑康成祠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无疏本传之文,并序前言之目。亦作抱椠怀铅。

1. 拿著书写的书版,带著写字的铅条。比喻勤于写作。唐.史承节〈郑康成祠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无疏本传之文,并序前言之目。」也作「抱椠怀铅」。

词语详解

握椠怀铅:

  • 含义: 握椠(qiàn)和怀铅都是古代文人书写的工具或行为。在古代,书写材料主要靠木简、竹简,而这些简牍的制作过程需要刻削(即用刀刻文字于简牍上),写字时则需要用特制的笔蘸墨汁书写。握椠指的是手拿着毛笔和木简,准备写作;怀铅则是指手里面夹着装有铅粉的小袋子,在校正文字时用来涂改错误或标注字句。
  • 引申意义: 该词常比喻著述、读书、学习以及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它体现了古人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在没有现代科技辅助的情况下,文人学者如何一丝不苟地进行学问的研究和传播。

造句

  1. 他握椠怀铅,潜心于古籍之中,期望能为学术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古代的文人们为了著书立说,常常握椠怀铅,在灯火阑珊处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3. 这个项目需要学者们握椠怀铅地工作,深入研究每一个细节才能完成。
  4. 这位退休的老教授仍然握椠怀铅,每天都在继续他的学术探索与分享。
  5. 古代的学者在没有现代编辑工具的时代,依然能做出如此卓越的工作,真可谓握椠怀铅,成果斐然。

这些句子既表现了成语所蕴含的精神和态度,也展示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应用。

分词解释

1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手。~拳。~别。把~。掌~。~力。~笔。~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2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一~粗。
怀

huái

1 思念,想念:~念。~旧。~乡。~古。缅~。2 包藏:~胎。心~鬼胎。胸~壮志。~瑾握瑜。~才不遇。3 胸前:~抱。抱在~里。4 心意:心~。胸~。正中(zhòng )下~。耿耿于~。5 安抚:~柔。6 归向,使降顺:“~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qiān,yá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球。2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笔。~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