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逐的拼音、解释、组词

斥逐的简介:

chì zhú
1.驱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驱逐。北周.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朝夕商议,斥逐忠良,拒绝直谏。」

词语解释

斥逐(chì zhú):

  • 释义: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斥”和“逐”。它指的是驱逐、放逐或流放某人。在古代,通常用于指朝廷官员被皇帝下令从京城或其他重要地区调离,或是被强制离开自己所在的官职。

  • 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中,具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在现代口语中的使用较少。

造句

  1. 由于贪污受贿,许多官员被斥逐出朝廷,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政坛中心。
  2. 古代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常常会将有威胁的贵族家族成员进行斥逐,以消除潜在的政治对手。
  3.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因为不满政治局势而选择了远离宫廷,被斥逐到偏远地区居住。
  4. 皇帝对那些犯下大罪的人进行了严厉惩处,不仅重罚还决定将其斥逐出京师。
  5. 王朝末年,一些权臣为了自保,互相之间互相倾轧,导致许多无辜的官员遭到斥逐。

分词解释

chì

1 责备:~责。怒~。驳~。训~。2 指,指出:~谬(指出错误)。3 使退去,使离开:~退。4 开拓:开地~境。5 多,广:充~。6 侦察,伺望:~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7 盐碱地:~卤。8 同“ 尺 ”,尺蠖。

zhú

1 强迫离开:~客令。放~。驱~。2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步。~个。~渐。~年。~一。3 追赶:~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争相取胜)。追~。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