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俸的拼音、解释、组词
廉俸的简介:
lián fèng
1.清代官吏正俸和"养廉银"的合称。
1.清代官吏正俸和"养廉银"的合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代官吏于正俸外,另给养廉银以资补贴,合称为「廉俸」。《清史稿.卷三六七.那彦成列传》:「诸领队、办事大臣岁终受考核于参赞大臣,又总考核于伊犂将军,互相纠察;增其廉俸,许其携眷,久其任期。」
《廉俸》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见,但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它由“廉”和“俸”两个字组成,“廉”是指廉洁、清廉;“俸”指的是官吏的薪俸或工资。“廉俸”通常用来形容官员清正廉明的同时又能适当领取应有的俸禄。
详细解释
- 廉洁奉公:强调的是官员在职务上保持清白,不接受贿赂或不当利益。
- 合理薪酬:指的是给予官员合理的薪水、奖励等物质报酬,以保障其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履行职责的条件。
- 古代意义更强调官员既要清廉又要能够领取适当的俸禄,既不能因贪污腐败而使国家蒙受损失,也不能因为过于严苛而损害了官员的工作积极性。
造句
- 古代官吏应该做到清正廉洁,维持廉俸平衡,方能赢得百姓信任。
- 历史上许多清官在任职期间不仅廉洁奉公,还能够领取合理的廉俸,从而确保生活的尊严和工作的热情。
- 现代公务员应当借鉴古人“廉俸”的智慧,既保证自身廉洁,又保障合理的工作待遇。
- 古代官员常以“廉俸”自勉,即使职位再高也坚决不受贿赂,只求尽职尽责地为国为民服务。
-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取消了传统意义的“廉俸”,但这一理念依然值得推崇,作为衡量公仆是否称职的标准之一。
通过这些解释和造句,希望能更全面理解《廉俸》一词在古代及现代可能承载的意义与应用。
分词解释
廉
lián
1 堂屋的侧边:~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2 不贪污:~洁。~正。~明。3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4 察考,访查:“且~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