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奉使的简介:
fèng shǐ
奉命出使:~西欧。
奉命出使:~西欧。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奉命出使。《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节奉使,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奉使》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指的是执行使命或任务、尤其是外交性质的任务的人或行为。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奉使”也可指任何被派遣执行特定任务的人物或行动。
详细解释
- 含义:“奉”意为“恭敬地遵行”,有尊重和服从的意思;“使”则是指使者,即承担某项使命的人员。“奉使”通常指的是以一种尊敬和认真态度去完成某一重要任务的人。
-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奉使往往是指朝廷派遣的外交官或军事使节。在执行这些任务时,他们代表着国家形象,需要表现出极高的礼仪和责任感。
- 现代含义:“奉使”一词虽然不常用,但在某些情境下仍具有象征性意义,可以比喻为任何需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特定任务的行为。
造句
- 这次国际会议中,中国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就是一个出色的奉使者,他圆满地完成了所有既定的任务。
- 她被任命为公司的市场推广专员,这是一份重要的奉使职务,她需要充分展示个人能力。
- 在这次文化交流活动中,几位优秀的学生被选为奉使者,负责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 为了这次考古任务的成功完成,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需承担起自己的奉使角色,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 纪念册里记录着学校历史上那些优秀的奉使者们的故事,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来者。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奉使”不仅限于古代外交场合,在现代语境中也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