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披星的拼音、解释、组词
带月披星的简介:
dài yuè pī xīng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披星戴月」。见「披星戴月」条。
2. 此处所列为「披星戴月」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吕岩〈七言〉诗其四四(据《全唐诗.卷八五七.吕岩》引)向身方始出埃尘,造化功夫只在人。早使亢龙抛地网,岂知白虎出天真。绵绵有路谁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1>。 〔注解〕 (1) 麒麟:一种传说中罕见的神兽。形似鹿,但体积较大;具牛尾、马蹄,头上有独角。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
3. 此处所列为「披星戴月」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带月」。吕岩,西元798∼?,亦名吕嵒,字洞宾,号纯阳子,唐朝时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为纯阳祖师,故世称吕祖。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的路径,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的发展,有其一定的影响。在一首〈七言〉诗中,显露出他淡泊名利、抛开世俗的人生。他认为命运的造化作为在于本身,相较于那些追求富贵名利的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显得格外的孤独。但是尽管路途遥远而孤单,也只有默默地继续走下去,不辞劳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这首诗中有「披星带月」一语,后来「披星戴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赶路而备极劳累;亦比喻辛勤劳顿。
1. 形容早出晚归,旅途的辛劳。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带月披星,忍寒受冷,离乡井。」《西游记》第二○回:「且说他三众,在路餐风宿水,带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也作「披星戴月」。
《带月披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不辞辛苦、日夜操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工作或责任而在夜晚携带明月,在黎明前就已披上星辰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勤奋努力的精神状态。
详细解释:
- 带月:指夜晚的时候。
- 披星:指天还未亮,满天都是星星的时候。
- 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不分昼夜、辛勤工作或长时间地履行职责的状态。
造句示例:
- 小王是个带月披星的勤务员,总是第一时间响应公司的紧急任务。
- 老李是一位带月披星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业成绩,经常加班加点。
- 在抗击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们成为了带月披星的人,他们坚守在前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而努力。
- 他的父亲是个农民,常年在外带月披星地劳作,家中却很少见到他。
- 带月披星的努力和付出虽然辛苦,但最终会迎来收获的季节。
分词解释
带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披
pī
1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2 穿戴:~挂。~甲。3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4 劈开,裂开:竹竿~了。
星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