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娘子的简介:
niáng zǐ
1.少女。亦为妇女的通称。 2.妻。 3.又以称主妇。 4.宫妃之称。
1.少女。亦为妇女的通称。 2.妻。 3.又以称主妇。 4.宫妃之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谓。古称妻子。【例】在古时婚姻多靠媒妁之言,作丈夫的与自己的娘子在结婚前连一面都没见过是常有的事。
2. 泛称女子。【例】铁娘子、娘子军
1. 称谓。称妻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国夫人,皆曰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2. 泛称女子。唐.韩愈〈祭周氏姪女文〉:「维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时羞清酌之奠,祭于周氏二十娘子之灵。」《聊斋志异.卷七.邵女》:「若个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
3. 唐朝玉环获玄宗专宠,宫中号为「娘子」。见《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杨贵妃传》。后为宫嫔、宫妃的泛称。宋.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二十二日,阁分大内娘子用小轿十余乘,入东宫府议事。」
4. 古时奴婢对女主人的称呼。唐.薛调《无双传》:「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
《娘子》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作为对女性配偶的一种称呼。它主要来源于古代,“娘子”一词在古代多用于称谓贵族、官宦之家的妻妾或女儿,后世逐渐泛化为一种尊敬或亲近的称呼方式。
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最初是古代对妇女的尊称之一,后来也用来指妻子或配偶。
- 使用范围:
- 在古代文献和历史作品中常见,如《红楼梦》中的“林娘子”。
- 现代在一些地区或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仍然被用作尊敬或亲切的称呼。
造句
- 古代的故事里,他娶了一位美丽贤淑的娘子,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 在那座古宅中,居住着一位风华正茂的娘子,她善解人意,令人敬爱。
- 他们俩自幼青梅竹马,长大后结为夫妻,今日成亲,新娘便是我那位贤惠温柔的娘子。
- 那时的人们对妻妾常常称“娘子”,如《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就是被称之为“林娘子”。
- 他经常提起年轻时遇到的那个温婉善良的娘子,她虽然已故,但他的回忆中满是她的身影。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娘子”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这种称呼可能被看作较为古板或不够平等。在正式场合或者需要体现尊重时,通常会使用“夫人”、“妻子”等更为中性、普遍接受的称谓。
分词解释
娘
niáng
1 母亲:~亲。~家。爹~。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子。姑~。娇~。新~。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