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的拼音、解释、组词

寒梅的简介:

hán méi
1.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寒冬中盛开的梅花。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张谓〈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寒梅》,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成语或典故,但它结合了“寒”与“梅”的意境。在中国文化中,“寒梅”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精神品质,特别是在严寒中仍能绽放美丽花朵的梅花,被赋予了极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详细解释

  • :指寒冷的环境。
  • :指梅花。在中国文化里,梅花是早春季节的第一批开花植物之一,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清雅的气质而著称,尤其在严冬中傲霜斗雪,被誉为“冰魂雪魄”或“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

造句

  1. 傅先生家中的书房悬挂着一幅《寒梅图》,每当北风呼啸,梅花的冷艳更是为这间房间增添了几分清雅。
  2. 在那雪后的清晨,他独自漫步在园中,一树寒梅静静地站在寒风中,仿佛是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坚韧与美丽。
  3. 诗人常用“寒梅”来形容那些即便身处困境也依然保持高洁品性的贤士或君子。
  4. 冬日里,每当窗外的寒风吹起,他总是喜欢静静坐在书桌前,观赏那盆独自盛开的寒梅,从中汲取着不屈的精神力量。
  5. 寒梅》一诗描述了在寒冷冬夜中,唯有梅花孤芳自赏,其精神令无数文人雅士感佩。

这些句子展示了“寒梅”在中国文学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传递的情感与意境。

分词解释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