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焦额烂的拼音、解释、组词
头焦额烂的简介: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焦头烂额」。见「焦头烂额」条。
2. 此处所列为「焦头烂额」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1>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2>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3>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4>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5>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疋,后以为郎。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汉.桓谭《新论.见征》。 (2) 乡:音ㄒ|ㄤˋ,以前。 (3) 亡:音ㄨˊ,没有,同「无」。 (4) 曲突徙薪:弯曲烟囱,移开柴木。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患未然。曲,音ㄑㄩ。见「曲突徙薪」。 (5) 上客:尊客、贵客。〔参考资料〕 汉.桓谭《新论.见征》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旁,谓曰:「此且有火灾。」即教使更为曲突,而徙远其薪。邻家不听,后灾火果及积薪,而燔其屋,邻里并救击。及灭,止而烹羊具酒,以劳谢救火者,曲突远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饮饭。智者讥之云:「教人曲突远薪,固无恩泽;燋头烂额,反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夫岂独突薪可以除害哉?而人病国乱,亦皆如斯。是故良医医其未发,而明君绝其本谋。
3. 此处所列为「焦头烂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霍氏是西汉宣帝时一个政治势力十分庞大的家族。霍光受到皇帝的信任,秉政二十年,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其兄霍去病是讨伐匈奴的名将;其妹则是皇后。他们在朝中权倾一时,连皇帝都要敬畏他们三分。霍光死后,霍氏家族更是专恣骄奢。大臣徐福深恐霍氏造反,便上书宣帝,建议压抑霍氏,以免后患。不过当时宣帝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霍氏果然因阴谋造反遭到灭族,所有镇压有功的人都受到奖赏,只有徐福没有得到任何表扬。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书给皇帝说:「有一户人家的灶,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见了,便劝那家的主人把烟囱改成弯的,把柴火移开,以免发生火灾,但是主人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那家果然因此发生火灾,邻居都赶来救火。火灾扑灭之后,主人为了表示感谢,便摆设宴席,招待那些因为帮忙救火而被烧伤的人,惟独没有邀请最先提醒他预防火灾的客人。如果他一开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议,做好预防措施,也就不会发生火灾,所以他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那位客人才是。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纳徐福的建议,事先压制霍氏,那么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宣帝看了奏折,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赐给徐福财帛官爵,做为奖励。后来「焦头烂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狈窘迫的困境或牺牲惨重。
《头焦额烂》这个词语在中文里并不常见,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它可能指的是头部和额头因为某种原因(如烈日曝晒、严重烧伤等)而出现干枯、疼痛或溃烂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在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找到这一确切表达方式,因此在使用时需格外注意语境。
详细解释
- 头焦:头部皮肤因高温等原因导致干燥、变硬。
- 额烂:额头部位因为某种原因(如烧伤)而出现溃烂、破损。
这样的描述通常用于形容极度不适或受伤的状态,暗示受到的伤害极为严重。不过,在正式或者规范的语言表达中,我们可能会使用更准确的专业术语来描述此类状况,比如“头部烫伤”、“额部皮肤损伤”。
造句
- 小明在一次火灾中不幸被严重烧伤,他的头焦额烂,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
- 因为工作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他暴露在强阳光下导致头焦额烂,现在每天都要涂药膏才能缓解疼痛。
- 灾难发生后,救援人员发现一些幸存者头焦额烂,情况十分危急。
- 夏天外出游玩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头焦额烂的情况发生。
- 医生说他需要进行多次皮肤移植手术才能使头焦额烂部位恢复健康。
这些句子旨在利用“头焦额烂”这一表达来描述某种极端的伤害或不适状态。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应避免直接采用这一表述,而应当选用合适的医学术语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分词解释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jiāo
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3 酥,脆:~脆。~枣。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6 姓。é
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头。~角(jiǎo )。2 牌匾:门~。匾~。3 规定数量:~数。~外。定~。余~。超~。空~。làn
1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糊。煮~。2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熟。3 东西腐坏:腐~。4 灼伤:焦头~额。5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下去。6 破碎:破~。~纸。7 头绪杂乱:~摊子。8 明,有光彩:~银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