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苟言笑的简介: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苟,随便。「不苟言笑」指不随便谈笑,态度严肃。语本《礼记.曲礼上》。△「一本正经」
2. 《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1>訾2>,不苟笑。 〔注解〕 (1) 苟:随便。 (2) 訾:音ㄗˇ,诋毁。
3. 《礼记》是一本记述古代礼仪的书籍,其中的〈曲礼〉篇是讲述日常生活所应做到的小节,有一段就是在教导为人子女者与父母相处时的礼节,在家里时不能处在尊贵的西南方,坐位时不能坐在正中,行走时不能走在中间,站立时不能在门中央。举行飨礼时不能做主人,须由父母决定;祭祀时不能做受祭的尸,以免接受父母的祭拜。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听从父母的话,父母不在眼前也要像他们在左右一样。不登上高处,不走到深谷边,不去从事危险的活动,不要让父母担心。也不随便毁谤人,不随便嬉笑,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谨守本分。后来「不苟言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不随便谈笑,态度严肃。
1. 形容人态度严肃,不随便说笑。【例】他平日不苟言笑,很少与人闲聊。
1. 不随便说笑。通常用来形容人一板一眼,严肃而不易亲近。《清史稿.卷五○○.遗逸列传一.朱之瑜》:「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野叟曝言》第六四回:「木四姐端庄贞静,不苟言笑,你怎说此话来?」
词语详解
不苟言笑,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中,“苟”是随便、马虎的意思;“言笑”指的是说话和笑。
该词的意思是指人平时不多说笑,总是保持一种严肃或庄重的态度。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带有赞美或形容一个人在某些场合下态度的坚定与认真,或者用来描述那些处事严谨的人。
造句
-
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平时很少开口,但一旦说话,就让人觉得非常有分量。
-
会议开始前,领导要求大家保持肃静,不得有任何喧哗,因为这位不苟言笑的领导对这种行为一向十分反感。
-
在学术研讨会上,李教授总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他的话语总是引人深思。
-
他平时不太爱和同事嬉笑打闹,给人一种不苟言笑的印象,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世界很丰富。
-
面对客户时,小王始终保持不苟言笑的态度,他深知自己的工作需要严谨和专业。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gǒu
1 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2 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3 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4 姓。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xiào
1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2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