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的拼音、解释、组词
万历的简介:
wàn/mò lì
1. 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如:万历初。——清·张廷玉《明史》。
1. 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如:万历初。——清·张廷玉《明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明朝神宗的年号(西元1573~1620)。
《万历》是中国历史上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使用了28年(1573年至1620年)。这个年号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希望国家昌盛、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详细解释:
- 来源:取“万事如意”之意。
- 历史意义:万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政治上出现了“万历怠政”的说法,经济上则见证了全国范围内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衰落或停滞,但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埋下了伏笔。
造句:
- 在《万历十五年》这部历史著作中,作者通过对那个时代的描述,揭示了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 研究者指出,在万历年间,虽然宫廷内斗激烈,但民间经济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 万历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国运昌隆的期盼,反映了当时社会心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 历史学者认为,尽管万历皇帝个人有所疏于政事,但通过与内阁大臣的合作,仍然在某些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 今天,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时,“万历”不仅仅是一个年号,更是一种象征着特定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概念。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万历”作为历史时期名称的应用背景及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方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