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八落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零八落的简介:
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零散的样子。※#语或出《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临江军有文禅师》。后亦用「七零八落」形容支离破碎,残败不完整,或形容数量稀少。
2.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临江军有文禅师》1>临江军有文禅师,上堂云:「建山寂寞,坐倚城郭。无味之谈,七零八落。」以拄杖敲香台,下座。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五灯会元.卷一六.三祖冲会禅师》。〔参考资料〕 《五灯会元.卷一六.三祖冲会禅师》问:「如何是天堂?」师曰:「太远在。」曰:「如何是地狱?」师曰:「放你不得。」曰:「天堂地狱,相去多少?」师曰:「七零八落。」另可参考:《五灯会元.卷一五.慧力有文禅师》
3. 「七零八落」一语当从「零落」一词变化而来。汉语使用「七ㄨ八ㄨ」来构词的情形很普遍。例如「七上八下」、「七拼八凑」等。多有不整齐、零散的意思。「零落」一词出现的时代很早,原指草木凋落,如战国楚.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来可引申死亡、落魂、零散等意思。可见「零落」的意思相当广。出现「七零八落」比较早的文献像《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临江军有文禅师》说:「无味之谈,七零八落。」推测禅师的语义,「七零八落」应当是零散的意思。后来的用法也偏于这个意思,往往指一个完整的个体,分散开来。例如《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也可以形容支离破碎,残败不完整。例如《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一个小小家当,弄得七零八落。」也可形容稀少。例如:「台下观众七零八落,场面非常冷清。」
1. 散乱不完整的样子。【例】小娃娃把他刚完成的拼图弄得七零八落的,气得他哇哇大叫。
2. 形容稀少。【例】这场露天野台戏的观众七零八落,场面非常冷清。
1. 散乱的样子。《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都冲得东倒西歪,七零八落。」
2. 形容支离破碎,残败不完整。《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一片心只待求食巴谩,两只手偏会拿云握雾;便有富贵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一个小小家当,弄得七零八落。」
3. 形容稀少。如:「台下观众七零八落,场面非常冷清。」
《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汉语,用于描述东西分散、稀疏不完整或者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杂乱无序。它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散落成七个和八个部分的样子,但实际上并不是指具体数量上的“7”与“8”,而是泛指各种离散、破碎的状态。
详细解释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色彩: 负面。
- 适用对象: 可以用于描述物品、建筑、人群等状态,多用在书面语中。
造句示例
- 这个破旧的村庄,房屋七零八落的分布在山坡上,看上去很是荒凉。
- 那些散落在乡间田野里的老房子如今大都已七零八落了。
-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到处都是士兵的尸体和装备,场面显得十分凄惨,如同七零八落一般。
- 由于长时间疏于管理,这家企业的设备设施已经七零八落,急需全面更新。
- 屋外狂风大作,院子里的花盆、玩具都随风摇摆,七零八落的样子让人心生怜悯。
分词解释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líng
1 液体降落:感激涕~。2 植物凋谢:~落。凋~。~散(sàn )。3 整数以外的尾数:~数儿。4 部分的,细碎的,与“整”相对:~碎。~卖。~钱。~售。~乱。~工。~打碎敲。5 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小于一切自然数,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记作“0”。有时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如摄氏温度计上的冰点,记作“0℃”。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là,luò,lào
1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