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十二候的简介:

qī shí èr hòu
一年的总候数。气象上规定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理应分为七十三候,但为了与月、旬配套方便起见,将每月的26日至月底(无论大月、小月)算为一候,故一年为七十二候。

  • AI解释

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根据季节变化和自然界现象制定的一种节气划分方式,主要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习俗等。它将一个年的四季划分为八个节气,共72个细分阶段(或称“候”),每个阶段称为一候。

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季有惊蛰、春分、清明三个节气,分别对应六个候;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同样各六候;秋季则有立秋、处暑、白露三候;冬季为立冬、小雪、大雪。每个候都有特定的物候描述,反映了当时的自然景象和气候变化。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七十二候”的造句示例:

  1. 农夫们依据传统的《七十二候》来安排播种与收割的时间,以确保作物能够得到最佳生长条件。
  2. 古代文人墨客在创作诗词时常常引用《七十二候》,以此描绘季节变换中的自然美景。
  3. 现代城市中虽然不再直接依赖《七十二候》进行农业生产,但这种古老的智慧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文化活动安排。
  4. 一些养生专家推荐根据《七十二候》调整日常作息与饮食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5. 在某些地方的民俗活动中,《七十二候》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提及并庆祝。

以上句子展示了《七十二候》在古代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性,以及其对指导人们的生活、农业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hòu

1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2 看望,问好:伺~。问~。3 时节:时~。气~。~鸟。~虫。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