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不当之勇的拼音、解释、组词

万夫不当之勇的简介: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 AI解释

万夫不当之勇》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武艺,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无人能敌。这个成语中的“万夫”指的是众多的人,“不当”意为无法对等或抗衡,“之勇”则指这种勇力。

详细解释

  • 出处:该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士贵传》,原文是“万人不敢当”。后来发展为“万夫不当之勇”,形容某人的武艺、勇气非常出色,令所有人望而生畏。
  • 用法:通常用于赞扬或描述具有极其勇敢和强大战斗力的人物。

造句

  1. 在那场战斗中,张三展示了万夫不当之勇,无人能够匹敌他那无坚不摧的剑术。
  2. 虽然敌人众多,但李四凭借万夫不当之勇成功地保护了王侯不受侵犯。
  3. 刘备曾赞叹关羽:“云长一身万夫不当之勇!”
  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亮所以托孤寄命于将军者,正因其有万夫不当之勇。”意指将他安身立命、托付大事的希望寄托在关羽身上。
  5. 古代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大侠往往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够轻易战胜敌人。

这些句子展示了“万夫不当之勇”成语的应用场景和含义。

分词解释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ǒng

1 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