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情上达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情上达的简介:
xià qíng shàng dá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民情能真实的反映给在上位者知道。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虽尽节奉命,未能令上化下布,而下情上达也。旧五代史˙卷四十七˙唐书˙末帝本纪中:遂得下情上达,德盛业隆,太宗之道弥光,文贞之节斯著。
1. 民情能真实的反映给在上位者知道。《宋书.卷九五.索虏传》:「虽尽节奉命,未能令上化下布,而下情上达也。」《旧五代史.卷四七.唐书.末帝本纪中》:「遂得下情上达,德盛业隆,太宗之道弥光,文贞之节斯著。」
《下情上达》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古代官场文化,其主要含义是指下级向上级报告情况、传达意见或反映民情。这个成语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和态度。
详细解释:
- “下”:指的是地位较低的人或部门。
- “情”:指真实的情况、想法或意见。
- “上”:指的是地位较高的人或机构,如上级领导、政府官员等。
- “达”:意为传达、报告。
成语的使用情况和意义:
成语《下情上达》常用来形容下级向自己的上级进行汇报工作情况、反映问题或者提出建议。它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信息流转和反馈机制的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官僚体制中的职责分工和程序规范。
造句举例:
- 公务员小李在年终总结会上详细报告了下情上达的情况,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 在这次社区工作会议中,居民代表通过《下情上达》的方式传达了关于小区绿化的问题给物业公司。
- 各部门需定期进行工作汇报,确保信息畅通无阻,《下情上达》是保持组织内良好沟通的关键。
- 政府实施政策时会特别强调要注重《下情上达》,确保基层声音能被听到并得到重视。
-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下情上达》机制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上例子展示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恰当使用“下情上达”这一概念。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情
qíng
1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2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3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4 私意:~面。说~。5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达
dá
1 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2 通晓:洞~。练~。3 遍,全面:~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到~。抵~。通宵~旦。5 实现:目的已~。6 传出来:传(chuán)~。转(zhuǎn )~。7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官贵人。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