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来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不来台的简介:
xià bù lái tái
指在人前受窘。
指在人前受窘。
- AI解释
词语解释
《下不来台》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用于形容人在某种场合或情境中感到非常尴尬、羞愧而难以面对他人。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因自身失误或是言行不当而导致的心理状态,在中文社会交际和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成语结构与用法
- 出处:该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是口语化表达。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宾语。
- 感情色彩:贬义。
- 使用范围:常用于描述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的情况。
造句
- 他因为一时口无遮拦说出了不该说的话,现在真是下不来台了。
- 她的演讲稿没准备好,结果在台上忘词结巴地讲了几分钟,让她非常下不来台。
- 因为昨晚的行为太过分,他现在很担心同事会在办公室里背后议论他,让他觉得难以下台。
- 他在众人面前认错后仍被嘲笑,使得整个局面更加尴尬,他自己也感觉特别下不来台。
- 老板在会议上批评了他,让他一时之间感到非常难堪,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才不会让自己更下不来台。
这些例子展示了“下不来台”这一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