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巴文的简介:

dōng bā wén
纳西族曾使用的象形表意文字。东巴经师以此文字写经,故名。创制于公元7世纪或11世纪。约有一千字。字序从左至右,自上而下,服从图画需要,用大量字组表达文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文字,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它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但也包括少数的形声字和同音假借字。

东巴文》是纳西族的一种象形文字,主要用于祭祀仪式、经书撰写和口头传承等文化活动。它起源于中国的云南省丽江市及其周边地区,东巴是掌握这种古老文字并能进行书写或口述的宗教人士,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东巴文在清代晚期逐渐式微,但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仍使其成为研究纳西族语言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特点
  2. 东巴文起源于古代纳西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神话故事的理解。
  3. 它采用象形文字的形式,每个字符都代表一个特定的概念或物体。

  4. 用途与传承

  5. 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书、宗教仪式上的咒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记事等。
  6. 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掌握东巴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7. 保护与研究现状

  8.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东巴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9. 某些组织和个人致力于将其数字化、翻译和出版,以促进其文化价值的传播和研究。

造句

  1. 研究人员通过《东巴文》古籍发现了一些关于纳西族祖先迁徙的重要线索。
  2. 在丽江,有些东巴还在使用这种古老的文字进行宗教仪式和经书抄写工作。
  3.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东巴文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纳西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4. 《东巴经》是用东巴文书写而成的,里面记载了许多关于神话故事的内容。
  5. 博物馆里展出了几件刻有东巴文字的古董文物,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兴趣。

分词解释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