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举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举的简介:
pì jǔ
1.开发﹔开垦。
1.开发﹔开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征召及选举。《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宋史.卷二○.徽宗本纪二》:「罢辟举,尽复元丰选法。」
词语《辟举》的详细解释
辟举(bì jǔ)
- 定义: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指的是地方官员或有地位的人向中央推荐人才。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至东晋时较为盛行。
- 来源与历史背景:始于西汉,由御史大夫主持地方上的考察和荐举事宜。当时主要依据个人品德、学识等标准进行推荐。到了东汉初期,察举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包括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多种类型的选拔方式。
- 特点与作用:强调德才兼备的选官原则,扩大了官吏来源渠道,使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机会步入仕途,从而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的合理配置。
造句
- 西汉时期实行的辟举制度是当时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 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就是通过地方长官的推荐被选拔为朝廷高官的。
- 在东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辟举成为当时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之一。
- 为了更好地推行改革,他大力提倡采用辟举制度来提拔有能力的年轻人。
- 曹魏时期曾尝试改革选官体系,但最终还是沿用了传统的辟举制作为主要的官员选拔途径。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