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镇台的简介:
zhèn tái/tāi
清 代称总兵。
清 代称总兵。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对总兵之官的尊称。《称谓录.卷二三.总兵.镇台》:「皇朝通攷,总兵官掌一镇之军政,管辖营协将弁,为重镇大臣。案,今人称总兵为镇台,由此。」《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庄家随即著家人送了五两银子到汤镇台寓所代席。」
《镇台》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过,通常它指的是清朝时期驻守边疆或重要地区的高级军事长官,如“总兵”、“提督”等职位的称谓,也有用以尊称某些地方行政官员的情形。
解释:
- 镇守台防:通常用于表示某地的军事防御体系。
- 统帅、指挥官:指在某一特定区域或领域中具有最高指挥权的人物。
- 对某些高级文职官员的敬称:有时也用来尊敬某些非军事职位的重要官员。
造句:
- 清朝时期,各地设有镇台作为地方防务的核心领导人物,负责守卫边疆安全。
- 由于战事吃紧,朝廷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为新任镇台,以便尽快稳定军心。
- 在《聊斋志异》中,那位神秘的镇台大人经常出现在故事中,让人心生敬畏之感。
-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为了加强地方治安,朝廷任命了不少新的镇台来管理各个重要关隘。
- 该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均设有重要的镇台驻守,以确保其防御功能。
以上是关于“镇台”的一些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镇
zhèn
1 压:~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痛。2 以武力维持安定:~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反。~服。~慑。~守。3 安定:~静。~定。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城~。村~。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8 整个一段时间:~日(整天)。9 时常:十年~相随。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