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的拼音、解释、组词
轻描淡写的简介:
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戏剧中著力不多的描绘或叙述。※语或本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弄珠楼》。后用「轻描淡写」形容言论或写作时,避开关键,将重点轻轻带过。
2.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弄珠楼》(据《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引)轻描淡染,不欲一境落于平实。但姓名之错认,创于《拜月》,遂多为不善曲者所袭。无功今之作手,何不别寻结搆耶?
3. 「轻描淡写」原作「轻描淡染」。指著力不多的描绘或叙述。见于明代祁彪佳《弄珠楼》曲的评论。祁彪佳(西元1602∼1645),明末浙江山阴人,字弘吉,号虎子,是明代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清兵入关次年杭州陷落,他开始绝食,后自沉于池中殉国。其父是一位藏书家,藏书丰富,其中尤以戏剧作品搜罗最多。祁彪佳通晓声律,善唱曲,也喜爱看戏,还以家藏的杂剧和传奇作品,撰写了杂剧剧评《远山堂剧品》和传奇剧评《远山堂曲品》,是研究明代戏剧的重要文献。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中将自己所收的传奇剧目分为妙、雅、逸、艳、能、具六品,另有杂调一类,专收弋阳诸腔剧目。他在评论戏曲《弄珠楼》时,提到它的特色是著力不多的描绘和叙述手法,不让情境落于平实。后来「轻描淡写」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论或写作时,避开关键,将重点轻轻带过。
1. 本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后形容简单的描写或叙述。【例】他轻描淡写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1. 本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后指著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著急。」《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不想这位尹先生,是话不说,单单的轻描淡写的,给他加上了寻常女子这等四个大字。」
2. 指轻松毫不费力。如:「他轻描淡写地就把案子给破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方才我看那些和尚都来得不弱,那个陀头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词语解析
轻描淡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平山冷燕》,原意是指以轻轻的笔墨勾勒、描绘事物的一种技法。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说话或处理事情时的态度轻松、漫不经心、不认真对待,或者是敷衍了事。轻描淡写带有贬义色彩,表示对问题处理不够重视。
造句
- 他对于这次的失败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完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态度。
- 面对批评,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上内心并不服气。
- 在讨论解决方案时,他只是一味地轻描淡写,好像问题根本不重要一样。
- 这件事情我们不能轻描淡写地对待,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 尽管事情很严重,但他仍然轻描淡写,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这些造句展示了“轻描淡写”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和不同的含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qīng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miáo
1 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写。~叙。~述。~红。~画。~状。~摹。dàn
1 含盐分少,与“咸”相对:味~。~水。~化。2 浅,薄,含某种成分少,与“浓”相对:~酒。~绿。~薄。浅~。~雅。天高云~。3 不热心:冷~。~泊(对名利不热心)。~漠。~忘。恬~。4 营业不旺盛:~季。5 无关紧要,无聊:扯~。~话。xiě
1 用笔作字:~字。~作。编~。2 描摹,叙述:~生。~实。~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