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科使砌的拼音、解释、组词

插科使砌的简介:

chā kē shǐ qì
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戏剧表演时,以滑稽的动作或言语引人发笑。亦泛指引人发笑的举动或言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若会插科使砌,何吝搽灰抹土,歌笑满堂中。」也作「插科打诨」。

您提供的“插科使砌”看起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汇组合,可能涉及到地方戏曲或方言俚语。在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找到“插科使砌”作为固定词组的释义。因此,我将尝试根据字面意思和一些推断给出解释,并提供相关的造句。

  1. 解释
  2. “插科”:在中国古代戏曲表演艺术中,“插科”是指演员在剧情或对话间隙插入一些幽默、滑稽的动作、言语,以增加舞台的趣味性和观众的娱乐性。这类似于现代戏剧中的“笑点”或是相声中的段子。
  3. “使砌”可能是一个不常见词组,在没有更多语境的情况下很难给出准确解释。“砌”在某些方言中可以指砖瓦或砌墙,但如果用在此处可能是比喻或者特有含义。

  4. 造句

  5. 在这场传统的京剧演出中,演员们不仅演绎了精彩的剧情,还巧妙地插入了许多插科使砌的环节,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6. 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他们决定在节目中加入一些插科使砌的内容来增加笑点。
  7. 演员在正式的唱段之间插入了一些插科使砌,逗得台下观众哄堂大笑。
  8. 插科使砌是传统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活跃了气氛,还丰富了演出内容。
  9. 作为一名喜剧演员,他非常擅长利用插科使砌来制造笑料和惊喜。

请注意,“插科使砌”可能并不是一个通用词语或惯用语,上述解释及造句可能基于对“插科”的理解,并结合现代语言习惯进行的推测。如果是在特定场合下使用或者有其他明确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

分词解释

chā

1 扎进去,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入。~秧。~花。~座。~头。~翅难飞。2 加入,参与:~班。~话。~曲。~图。~页。~叙。安~。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qì,qiè

1 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墙。堆~(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2 台阶:雕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