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女公子的简介:
nǚ gōng zǐ
1.诸侯之女。 2.尊称他人的女儿。
1.诸侯之女。 2.尊称他人的女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称诸侯的女儿。《左传.庄公三二年》:「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
2. 尊称他人的女儿。如:「您的女公子真是才貌双全。」
《女公子》这一词,主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它指的是出身于贵族家庭或富裕人家的女儿、小姐,通常是指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女孩儿。这类人物常常在古代小说、戏剧或者诗词中被描绘成温婉贤淑、美丽多才的形象。
详细解释
- 身份背景:一般指那些家世显赫的女性,她们往往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 性格特点:由于成长环境优越,常常被描述为温柔文雅、知书达理,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 形象描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女公子通常会以美丽多才的形象出现,不仅外貌出众,还具备一定的才艺。
造句
- 在那个时代,李小姐出身名门望族,是远近闻名的女公子。
- 家中的二小姐自幼习字练画,颇具女公子风范。
- 尽管家中遭遇变故,这位昔日的女公子仍保持着大家闺秀的优雅举止。
- 这位女公子不仅长得美丽,还颇有文采,在诗社中颇受欢迎。
- 每逢佳节,她总是身着华服出席宴会,展现了一位女公子应有的风采。
分词解释
女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